身體各部份之急救處理
頭部創傷
穩固傷者的頭部,檢查氣道、呼吸、血液循環及清醒程度,如有骨折便須包紮骨折傷口。如果頭骨骨折為下陷性骨折,在包紮傷口時,須在敷料頂放置環型墊,再用繃帶紮好。如有異物外露,切勿自行把異物拔出,須設法把它穩固。若耳道或鼻孔有血液或液體流出,則須用敷料把傷口覆蓋及紮好,並且為傷者提供氧氣,盡快送院。
耳部創傷
耳朵的皮膚及軟骨的傷口,須清潔及消毒,防止感染。中耳的創傷,會引致失聰、耳鳴、眩暈;如有小量出血,須防止耳道入水及防止感染。內耳的創傷,很多時都影響頭部或相關的組織,必須盡快把傷者送院治理。
鼻部創傷
保持傷口清潔,制止流血。處理流鼻血時應讓傷者頭部微傾,身體稍俯向前,保持鎮靜,並請傷者用手指緊捏鼻骨之下的柔軟部位,同時可以冷敷前額。
心絞痛
心絞痛是心臟病的一種,是由心臟肌肉缺氧所致。病徵包括患者會感到胸部痛楚。基本上痛楚來自胸骨,有時會反射至左肩、頸、顎骨及背部的前端,通常維持三至五分鐘,當活動停止時痛楚會減輕。若出現心絞痛,應盡快給病者高濃度氧氣以增加心臟肌肉的供氧量,並躺下休息,迅速送院救治。
外傷出血
應直接按壓患處止血,清洗傷口,然後用紗布遮蓋,再用繃帶妥善包紮,讓傷者躺下休息。若十五分鐘內仍然未能止血,可能須要召喚緊救援。如傷口有異物或斷骨凸出,則可在傷口邊緣施壓止血。切勿拔出嵌入傷口的異物,可在傷口周圍把敷料築成堤狀,再用繃帶包紮傷口。
足部生水泡
如所穿的鞋子不合適,足部和鞋襪摩擦便會引起水泡,走路時會感到疼痛。處理較大的水泡時可先用消毒藥水浸泡該部位,再用已消毒的針刺破水泡,讓水泡內的液體流出,然後用紗布覆蓋好傷處。
皮膚燒傷
立即將傷者移離熱源,並為傷處降溫,可用清水沖洗受傷部位約10分鐘以減輕熱度、防止皮膚組織受損和減輕傷者的痛楚。以無菌的敷料覆蓋患處,避免受到細菌感染,並替傷者除掉戒指及手鐲等飾物。切勿將傷處的水泡弄破,以免引致發炎。若傷者同時吸入大量濃煙和熱空氣,導致上呼吸道腫脹及呼吸困難,應讓傷者吸入高濃度的氧氣,並處理休克。
http://www.healthcare.org.hk/Course_details.aspx?id=429
課程編號: SFA13F4
課程名稱: (18/4) 30小時急救證書課程(全日制)
簡介: 保證完成課程後,兩個星期內進行考核
「急救證書」由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頒發,已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認可。
入學要求: 十三歲或以上人士 (小六程度或以上)
開課日期: SFA13F4:2013年4月18日
上課時間: 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(星期二至五)
上課地點: 觀塘鴻圖道52號百本中心15樓 (觀塘港鐵站B3出口,步行5-7分鐘即達)
費用: $640
截止報名日期: 額滿即止
查詢: 2575 5891
傳真: 2778 1810
按此立即留位:https://spreadsheets.google.com/a/bamboos.com.hk/viewform?formkey=dFozbjRnM1E4ZVFCa1NkVzNrYlgzVXc6MQ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Jk2zVAP5nI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***香港醫護學會舉辦多個獲政府認可之醫護課程,如「保健員」、「醫護支援人員」( 即健康服務助理 ) 等,均為社會福利署、醫院管理局認可,值得信賴。此外,本會所有導師除了有多年醫護相關工作經驗外,均具豐富教學經驗,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將所教所學融入實習課堂,確保同學能易於吸收課程重點,將所學應用於工作上。***
反白:
急救指南, 急救用品, 急救箱, 急救箱設備, 急救箱指引, 急救處理